我小时候,很爱看马连良先生的戏,后来又给他司鼓多年,马派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艺术,绝不是什么追时髦的东西。
马先生对京剧打击乐要求特别严格,这是马派艺术的一个特点。他很强调表演要从剧情和人物出发,同时他也强调京剧锣鼓要从剧情和人物出发,与演员密切配合。
马先生使用锣鼓,比传统有很多的改革和提高。在《四进士》、《串龙珠》、《清风亭》、《群英会》、《借东风》、《一捧雪》、《十老安刘》、《九更天》、《海瑞罢官》《赵氏孤儿》等剧目中,他都要求锣鼓从角色的出场到每个动作的配合上要非常合适,多年来,形成了完整、独特的伴奏特点,不但在轻、重、缓、急、强、弱、快、慢等节奏变化上非常鲜明,而且除烦保精,摒弃那些多余的锣鼓,求其艺术的精化。
例如《四进士》宋士杰第一次出场时,锣鼓打一个“小锣帽儿头”,宋士杰出场后,向前连续几步走到台口,锣鼓打“小锣五击头”,这种处理方法很别致,简捷明快,很适合这个开店的老头儿的身份。“一公堂”宋士杰告进,锣鼓演奏一个“大锣回头”转“大锣圆场”,宋士杰右手拿着帽子,双手提溜着褶子的大襟,猫着腰走进公堂,锣鼓与演员必须配合紧密,特别要有很强的节奏感,马先生的表演,踩着锣鼓点,给观众很深刻的印象。
在《清风亭》一剧中,张元秀是个打草鞋,磨豆腐的老头儿。他抚养了十三年的拣来的儿子,被生母带走后,张元秀心中非常难过,马先生在表演张元秀无精打采地走回家的下场时,在“撤锣”的伴奏中,他猫腰、拄棍、懒步地走进后台。观众从人物的后背及颤巍巍的台步中,完全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绪,每演至此,必得满场彩。我们演奏“撤锣”经常只是用在接换场子的时侯,没有象马先生那样,把这个锣鼓用得那么恰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