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艺苑芳华 >> 艺文札记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鲜灵霞枯木逢春
普通文章[图文]侯宝林津门求教筱少卿
普通文章一出25个旦角的红楼大戏
普通文章孙岳印象
普通文章厉慧良赵松樵与天津京剧
普通文章我所认识的骆玉笙
普通文章[图文]明月何曾是两乡
普通文章李耕涛与天津小百花剧团
普通文章我演木兰三十年
普通文章[图文]怀念恩师马季先生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图文]独具特色的六岁红
推荐文章李慧芳:四度重演《洪湖赤卫队》
推荐文章于连泉与筱派艺术
推荐文章[图文]评剧刘派传人----新翠霞
推荐文章[组图]筱派男旦陈永玲
推荐文章试谈王玉磬的演唱艺术
推荐文章[组图]哈宝山的“配角艺术”
推荐文章[组图]陈春:津城遍听梆子腔
推荐文章忆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达子
推荐文章莲小君:我的师父爱莲君
 

相关文章

 
“熏”出来的马派传人
马派传人冯志孝
纪念马连良诞辰一百周年名家演唱会
马连良先生赠送的『通票』
马派的锣鼓
剧目创新 带动艺术创新
从《身段谱》谈起
马派艺术的“打” 分享到:
|
马派艺术的“打”
内容提要:【原载于《戏剧电影报》:1981年12月13日第50期】有人认为“马派”的艺术特点只是唱、念、做三方面,而“打”就似乎没有可谈的了。这是对马连良老师的艺术不够深知所造成的,也是对他晚期经常表演的剧目中的所有动作欠做剖析的浮浅论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王金璐    摄影作者:    浏览量:1174    更新时间:2012-10-3

有人认为“马派”的艺术特点只是唱、念、做三方面,而“打”就似乎没有可谈的了。这是对马连良老师的艺术不够深知所造成的,也是对他晚期经常表演的剧目中的所有动作欠做剖析的浮浅论断。马老师一生演过很多不同戏路、不同派别的剧目,偏重武打的有:《定军山》《阳平关》《战樊城》《临潼山》《盘河战》……。

就《盘河战》说,马老师扮演的公孙瓒,除去唱、做、念以外,要先和袁绍开打,继而还要和颜良、文丑开打,最后战败落马。其中有一段开打是颜良用大刀把儿迎面扎过,公孙瓒急忙躲闪,只有一丝之差没有被扎伤面部,刀把擦着上额头皮,一下把头盔挑掉。这一紧张情景,舞台上表演只是一刹那间。只有演过这个戏的演员才能体会到这一动作的艰难。

马老师演这一段时,事先在后台把头盔的绳子放松,当开打接近到挑盔时,马老师与饰颜良的演员都准确而又迅速地站好相互的位置。颜良的刀把儿向上一扎,刚到而未到头部的一刹那时,马老师弯腰,然后脖梗子用力往上一挺,硬把一顶沉重的头盔甩的离开头部,从四根靠旗的上端扔到后面去。这个动作层次不多,可技巧不好练,躲慢了要出事故,躲早了不真实,腰弯大了,不美观,腰弯得太小,只凭脖梗子甩,力气不足,恐怕头盔不能扔过靠旗子去。有的演员由于武功基础差,没有把握,又为了保证安全,到了这时只有站远距离,放慢了速度,这样肯定不能把“挑盔”的惊险情节真实而又精彩地表现出来。而马老师演公孙瓒时,“挑盔”的武打动作惊险漂亮、真实俐落,由此可见他武功基础是多么深厚了。

马老师曾经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不是‘义和团’那种‘刀枪不入’的老生!”。这就是说:不把“打”和他的艺术成就联系在一起,对他来说,至少是低估,或者是不全面的。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