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从一个地区性的剧种发展为具有全国影响的、能广泛表现重大题材的大剧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唱腔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则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提到唱腔,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筱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马泰等著名演员演唱的精彩唱段,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唱段中还渗透着音乐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汗水。
中国评剧院自建院以来,非常重视音乐工作,并培养出了一批专职音乐设计人员。贺飞、杨培就是多年从事评剧音乐工作的老同志。建国初期,很多新文艺工作者(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投身于戏曲改革。
当时音乐界也正大力号召和鼓励音乐工作者向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学习。贺飞与杨培就是带着要在评剧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的想法,于1953年相继由中央戏剧学院和歌剧院来到中国评剧院的。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虚心学习和大量的记谱工作,被评剧音乐独特的表现手法吸引住了,深深的爱上了评剧,并立志投身于评剧唱腔的发展和创新。近三十年来,他们不仅参加了《秦香莲》《春香传》《钟离剑》《夺印》《金沙江畔》《向阳商店》等数十个剧目的音乐设计,而且在魏荣元等老演员的台作下,对男声唱腔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发展男声唱腔时,他们首先是用女腔的板式结构来丰富男声唱腔,自1954年在《秦香莲》中首次出现四拍子节奏的慢板后,又相继发展出了反调慢板,顶板二六、凡字调大慢板等多种板式。其次是扩大了唱腔的音域,采用低四度定弦的大板胡伴奏,完善了“越调”唱法,充实了中音区的唱腔,并在越调的基础上,再向下移四度构成越调的反调,使得男声的低音区也得到了发挥。由于在高、中、低三个音区都能演唱,音域从八度左右扩展到两个八度,就极大的丰富了男声唱腔的表现力,涌现出了一批以男演员为主的新剧目,从而扩大了评剧的题材表现范围。
很多男声唱腔(如《夺印》《金沙江畔》等剧中的选段),深受广大评剧观众喜爱,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他们除了在本剧种内互相吸取外,也很注意向其它剧种借鉴。例如“大慢板”(比普通慢板慢一倍)就是吸取了京剧西皮慢板的结构、手法创造的。为了使男演员胜任主要角色,充分发挥唱腔表达感情的功能,在向京剧、梆子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评剧男声的成套唱腔。
贺飞与杨培现在虽已年渝花甲,但宝刀不老、壮心不已,去年他们参加设计的《野马》《牡丹仙子》等剧的音乐,都获好评。
贺飞(右)、与杨培在研究唱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