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艺苑芳华 >> 艺苑风景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于世文先生点滴
普通文章[组图]回忆李慧芳的点滴
普通文章文革中的马连良
普通文章追忆坤生翘楚王则昭
普通文章鲜灵霞枯木逢春
普通文章[图文]侯宝林津门求教筱少卿
普通文章一出25个旦角的红楼大戏
普通文章孙岳印象
普通文章厉慧良赵松樵与天津京剧
普通文章我所认识的骆玉笙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图文]独具特色的六岁红
推荐文章李慧芳:四度重演《洪湖赤卫队》
推荐文章于连泉与筱派艺术
推荐文章[图文]评剧刘派传人----新翠霞
推荐文章[组图]筱派男旦陈永玲
推荐文章试谈王玉磬的演唱艺术
推荐文章[组图]哈宝山的“配角艺术”
推荐文章[组图]陈春:津城遍听梆子腔
推荐文章忆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达子
推荐文章莲小君:我的师父爱莲君
 

相关文章

 
一出25个旦角的红楼大戏
孙岳印象
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派快板魅力无穷
佟有为:篮球游泳滑冰样样在行
翁偶虹:怀念储金鹏
翁偶虹:补谈赵如泉
[组图]南市宝地 捧红众多曲艺大家 分享到:
|
南市宝地 捧红众多曲艺大家
内容提要:1900年以前,天津卫的繁华区域在现在的北大关一带。那时老城墙所在地南面有一块杂草丛生、遍布水坑的低洼地,只有逃荒人搭建的零零星星的窝棚。而到了上世纪20年代,这块不大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茶楼戏院遍布、三教九流云集、吃喝玩乐齐全、被众多军阀显贵视为淘金之地的区域,就是南市

文章来源:城市快报    文章作者:韩爱青|王丽|从竹    摄影作者:杨少春 齐琦 杜建雄 王建一    浏览量:3643    更新时间:2008-1-20

【南市的形成】

话说天津卫,建卫有600年的历史了,但南市地区的形成和繁荣,却是近100多年的事儿。

1900年以前,天津卫的繁华区域在现在的北大关一带。那时老城墙所在地南面有一块杂草丛生、遍布水坑的低洼地,只有逃荒人搭建的零零星星的窝棚。而到了上世纪20年代,这块不大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茶楼戏院遍布、三教九流云集、吃喝玩乐齐全、被众多军阀显贵视为淘金之地的区域,就是南市。如此迅速地发展到底为什么呢?

翻开史书不难发现其中的缘由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与义和团作战,宫南北大街、估衣街等繁华区域成了一片焦土,天津的旧商业区遭到毁坏。随之而来的是,天津旧时的城墙被拆毁了,于是,原估衣街附近耍把势卖艺的“撂地”艺人和商贩纷纷南迁,城南变得热闹起来,在东兴市场原址逐渐形成了一个低俗的露天游乐场所,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后来的南市地区。

现在的南市,可能是市内还能找到早期老天津曲艺相声痕迹的唯一地方了。位于南市荣吉大街66号、拥有80多年历史的燕乐剧场,虽然名字几经更改,但门口依旧树立着一块块红底白字的水牌,以经营戏曲表演为主,门票3元,送一杯茶,虽然条件非常简陋,但还是有一批固定的老票友前来“捧场”。如今随着南市拆迁改造,“燕乐”这批老艺人正在准备他们的“封台演出”。

就在南市拆迁消息传来的第二天,记者就前往南市,寻找史料中记载的当年声名显赫的茶社和戏楼。然而,在狭窄破乱的街道上,早已不见过去戏院茶楼林立的景象,只有一些歌舞厅、曲艺厅和茶社挤在楼宇之间。然而,就在这些歌舞厅、曲艺厅和茶社中间,就藏着史书中大书特书的曲艺发祥地。如果你没有来过南市、不了解南市的历史,那么你肯定不会走进去,因为从外表上看,它们更像三流游戏厅和录像厅,外表的破败和简陋让人难以想象它昔日的容貌。

随行的何志华老先生是在南市土生土长的老天津人,据他介绍,天津曲艺其实就是在南市真正繁荣发展起来的,高潮的时期,有“中华”(今中华曲苑)、“燕乐”(建国后改为红旗戏院)、“权乐”(今长虹曲艺厅)、“上权仙”等二三十家戏院、茶社和电影院,其中以“燕乐”最为古老。

“燕燕乐”捧红侯宝林

据居住在南市的老人们介绍,相声名家侯宝林就是在南市燕乐登场一炮走红的。

一次,燕乐的经理李恩甫去北京办事,在天桥市场上遇到了在那里说相声的侯宝林,李恩甫非常欣赏侯宝林的相声技艺,邀他到津演出,双方一拍即合。1940年,侯宝林在燕乐登场演出,受到观众的喜爱,出场次序由第二场升到倒数第二场。侯宝林几次表示:“我是在天津红起来的。”

马三立拜师“周蛤蟆”

上世纪20年代,马三立先生拜周蛤蟆为师,戏法艺人罗文涛、评书艺人金杰立等参加了仪式。仪式开始,保师李四首先发言:“今天邀请各位光临,是为马德禄的三儿子马三立拜周蛤蟆为师,又算拜门,又算授业。言明满师以后,给周老师效力一年。授业期间,衣、食、住、行概由师傅承担,出师后自理。三节两寿,拜望师傅,礼有厚薄,各凭天良……授业期间,死走逃亡,业师概不负责。中途辍学,赔偿三年膳费。”接着宣读来宾名单。焚香后,马德禄代三立献给师傅一包钱,作为见面礼。然后,马三立把写着拜师字据的红帖顶在头上,给师傅下跪,三叩首。磕完头,周蛤蟆讲了一些鼓励的话。

南市大戏  

三五元钱品的是老味
名角名票唱的是执著

在如今的旧砖破瓦中,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当年的灯红酒绿。然而,更难想象的是,这其中有两家居然一唱百年,仍然营业,那就是长虹曲艺厅和燕乐剧场。

推开燕乐的门,灯光照着斑驳的漆壁,攒动的人影,台下的黑与旧,映出远处台上的亮和热闹,仿佛光鲜依旧。事实上,这里年久失修,无论演出条件还是后台情况都极为简陋。

每周固定来燕乐听戏的人年龄都在60岁到80岁之间,他们都是南市的老住户,是跟随着南市的老戏院长起来的一辈人,无论是对戏院、对京剧,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从听名角唱戏到听名票唱戏,他们的这份执著从来没有变过。这三四十人的群体中,其中一部分已经搬离了南市,可是每周固定回到南市听戏却成了多年的习惯,想改也改不了。和燕乐剧场比起来,慎益大街上的长虹曲艺厅更大些,几乎可以同时容纳150人看表演,主要以京剧清唱为主,来这儿听戏的观众大多是喜欢听唱段的老京剧爱好者。在这里,花上三五块钱,你就可以品味到老天津的传统文化,感受一下当年南市演艺业的韵味。

不过,无论是天津唯一有评书演出的燕乐,还是慎益大街上的长虹,都将在近期随着南市地区的整体改造,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粉墨登场 戏迷王大爷

对于76岁的王大爷来说,每周末到燕乐听戏似乎成了他的一个习惯,随身带着些花生、瓜子,坐车来到燕乐。一进门,熟悉的服务员就会热情地搀着大爷的胳膊,扶到座位上,斟上一杯热茶。一时间,酽茶味、橘子皮味和烟草味在空中弥漫,嗑瓜子声、喝茶倒水声和聊天声不绝于耳——用何志华老先生的话说,这里的条件实在很原生态。

  票友冯慧芬

57岁的京剧名票友冯慧芬和其他和平区工人俱乐部业余京剧团的票友们早已提着装着上妆用品的口袋悄悄走进后台,对镜化妆。别看条件简陋,也不收取一分钱报酬,可演员们为了对得起这些多年一直默默支持京剧的大爷们,还是格外敬 业,每场演出都是“彩唱”,行头装备都是他们自备的。王大爷是冯慧芬忠实的戏迷之一,如今两个人的感情就像父女一样,每次轮到冯慧芬演出时,王大爷的叫好声总是最洪亮的;演出结束,照例冯慧芬都会扶着王大爷,将他送出门口,看着他上了回家的公交车才放心离开。

        南市老例儿世代沿袭

喝彩表演过程中,燕乐的观众们还沿袭了多年的老传统,即不绝于耳的“喝彩声”。如今的燕乐虽然环境简陋,可从这些“喝彩声”和“叫好声”中,你依旧可以找出当初喧闹的影子。虽然没有名角,可对传统曲艺的热爱却是丝毫未变。

花篮燕乐还秉承了多年前献花篮的老例儿,一个花篮10元,这也算是对这些演员们的一点小小的回报。现在的燕乐,周一到周五下午几乎都有演出,主要以河北梆子、评戏、评书为主,周六周日则是京剧专场,观众和演员基本都是固定的,都是一群执著于天津传统曲艺的人们。

六米长卷白描三不管  寻常百姓俱是画中人

杜明岑先生是本市著名书画家,电视剧《三不管》片头片尾那幅惟妙惟肖的背景画,便是出自他的画笔下。而这幅画只是杜先生《寒秋津卫图》的一部分,被誉为“天津清明上河图”的《寒秋津卫图》共包含10卷,“三不管”是他在1985年完成的。

“因为对天津的民俗很感兴趣,小时候我就喜欢到‘三不管’逛逛,那里耍把势的、卖小吃的特别多。”1984年构思创作《寒秋津卫图》时,杜先生首先想到了南市,他搜集了一千多张老照片和一些文学资料,加上儿时对南市的印象,于早年完成了“三不管”这卷。

电视连续剧《三不管》拍摄时,剧组偶然得知杜明岑先生有一幅“三不管”白描长卷,导演在征得其同意后,便把它选作片头片尾背景画。考虑到剧中有“上吉安”和“新乐”两家戏院的情节,导演又请杜明岑补画了这两家戏院的场景,巧妙地粘接在原画的开头。

         三不管小吃享誉天下

炸年糕无馅,炸得外焦内嫩,剁成条儿撒白糖卖。

穆瑞亭的茶汤、油茶面儿选料精细,沏熟后直插小铁铲不倒。

“二老万”卖厚牛肉饼抹馅后整桶倒鸡蛋水(搅匀的蛋白蛋黄),又厚又软,即古代的“宣饼”,风味特殊,全凭手艺掌握火候。

爆肚徐(徐树卿)兼卖河螃蟹、麻蛤,洗得干净,绝不出售“陈货”,变味了“能扔不贱卖”。

周秀山的豆汁自己选上品绿豆,自家水磨,发酵到出了酸甜味,才文火熬熟出售。

咸菜切细丝加红辣椒末、香油,用筷子挑成小山一样高。

周秀山叔父卖羊霜肠把羊血过滤后,灌进羊肥肠,煮成半成品,肥肠外布满脂肪。送到三不管摊上,再下汤锅,与胎羊、肺、肝、羊小肠同煮。吃主选后切碎,用滚汤过一下,加麻酱汁、辣油、芫荽末食用。

王宝山药糖“药糖”就是把砂糖熬到一定火候,加入各种中药材,如砂仁、豆蔻、玫瑰、红花、鲜姜、薄荷等;糖熬好拉成条,再切成小块。

  撂地杂耍一个“奇”字了得

下雨全散其中“苦”味难说

“三不管”是杂耍艺人“撂地”卖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南市“三不管”地带。‘撂地’卖艺的场地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只有一块空地。艺人随手在地上画个圈儿当场子,叫“画锅”,在圈里面表演意思为挣饭吃。

家住河西区下瓦房街海华里的马冰马大爷从小就生长在南市“三不管”,他对那一带的情况了如指掌。退休之后,热爱天津传统民俗艺术的马大爷开始骑自行车寻访还没有被拆迁改造的老地方,用画笔把它们的原貌画下来,“三不管”就是他画天津传统民俗的第一幅作品。马大爷告诉记者:“那时的天津,‘三不管’是杂耍艺人‘撂地’卖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南市‘三不管’地带。‘撂地’卖艺的场地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只有一块空地。当时相声艺人自嘲过的是‘雨来散’的日子,即‘刮风减半,下雨全无’。一下雨,人一跑,摊子就散了。”

马大爷还说:“来这里看表演的都是普通老百姓,来这花钱不多费时有限,能看杂技武术、文武戏法、蹬缸耍坛、举刀拉弓、角力摔跤、弹弓表演、耍猴驯熊、唱大鼓、说相声、演双簧、拉洋片、耍木偶等。清朝末年曾在宫廷里表演过戏法的艺人张宝清在‘三不管’地区也非常有名。他在南市撂地表演文武戏法,边卖艺边收徒传艺。他的表演深受欢迎,他的场子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些达官显贵官商们常常邀请他们师徒到室内演堂会,很快就名声大振,慕名拜师求艺者络绎不绝。”

民国初年“三不管”又出现了一位以酒葫芦为道具的民间艺人田双亮。他不仅有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在道具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曾把抖茶壶盖改成大几倍的铜盖。这个大铜盖与他根发不生的秃头在灯光照耀下形成双亮,他由此而得名“双亮勺”。有了点小名气之后,有人把他介绍到有名的杂耍园子“燕乐升平”。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