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走进我们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粉墨春秋 | 玲珑珍藏 | 菊坛文萃 | 精彩影音 | 雁过留声 | 戏迷茶馆 |  |  | 管理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询 (本网搜集整理的部分视频资料,只用于免费交换和捐款回赠)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艺苑芳华 >> 艺苑风景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图文]谈程派名剧《梅妃》的改编
普通文章形神俱备栩栩如生
普通文章[图文]我演猴戏
普通文章[组图]雏凤清于老凤声
普通文章我演《宇宙锋》(下)
普通文章浅析《四郎探母》的表演(2)
普通文章浅析《四郎探母》的表演(1)
普通文章我演《宇宙锋》(上)
普通文章师承、探索与创新
普通文章[组图]哈宝山的“配角艺术”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鲁肃藏书
推荐文章[组图]津城遍听梆子腔
推荐文章德高望重 一代宗师
推荐文章我的师父爱莲君
推荐文章[组图]“少马爷”半个世纪圆梦路
推荐文章[图文]“当代猴王” 董文华
推荐文章漫忆李玉茹
推荐文章李静忠于“荀派”艺术
推荐文章武生巨匠尚和玉 剧艺过人桃李众多
推荐文章[组图]福存巴渝  联群菊香
[组图]人民剧院 人民艺术家         ★★★ 【字体:
人民剧院 人民艺术家
中国话剧百年之澎湃岁月(1949—1966)
内容提要:
作者:何玉新    文章来源:假日100    点击数:2177    更新时间:2007-12-13
    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历经了三个阶段,1907年—1948年,中国话剧从无到有走过青春季;1949年—1966年,中国建设如火如荼,话剧舞台再现了生活中的澎湃激情;文革十年后,从1979年至今,年轻一代戏剧家将舞台变成先锋戏剧实验场。1949年—1966年,娱乐匮乏的年代,话剧丰富了城市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人带来思考。

  北京人艺 黄金时代的悲苦与欢欣

  为纪念话剧百年,北京人艺今年计划演出包括《骆驼祥子》、《全家福》等大小剧目240多场。从创建至今,这家剧院的历史几乎是半部中国话剧史。

  1950年,老舍写《龙须沟》时,北京人艺尚未诞生。当时还在北师大担任文学院院长的焦菊隐看后立即决定组织排演,演员都是新人,焦菊隐只提出一个要求:必须体验生活。在澎湃的生活中把握激情,《龙须沟》奠定了新人艺的风貌,也成就了老舍、焦菊隐和于是之。

  1952年6月,北京人艺在东城区史家胡同26号挂牌。不久后,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和焦菊隐在香山召开了四巨头会议,达成决议,要把人艺办成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剧院,即“世界一流”、“民族特色”、“自己的风格”。

  曹禺是北京人艺的第一任院长,他为北京人艺写的第一部大戏是《明朗的天》。这部写知识分子改造的戏里有4个角色是特务:为首的特务、高个子特务、矮个子特务和第4个特务。他觉得“很难写”,同样是由焦菊隐导演,但可惜没有留下来。

  焦菊隐后来成为那段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有人评价他“不像个导演,他是水平最高的批评家、欣赏家,怎么演他不告诉你,但他知道哪儿不成”。在排郭沫若的《虎符》时,他提议把斯坦尼与京剧的表演方式融合,把京剧的锣鼓点、道白、水袖运用到话剧舞台。1957年这部戏首演获得成功,也被公认为人艺历史上的里程碑。

  之后便是《茶馆》,迄今为止,中国没有哪部话剧的艺术成就可以和《茶馆》媲美,但当时这部戏却遭到激烈批评,认为其怀旧情绪浓重,影射今不如昔。最中肯的意见来自李健吾:“这个戏每幕都是珍珠,不是波浪,本身都很好,但是不能向前推动,人物虽活,但仍会感到个性不深。”1958年,《茶馆》在演出48场后被叫停,主要是因为缺乏歌颂。1963年4月,《茶馆》二度低调上演,连演53场,报纸上一点儿宣传没敢发。

  以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生活为基础,这是北京人艺从创办至今始终坚持的风格。在舞台上,他们还原了中国人的苦痛与欢乐,并也因此表现出悲伤和欣喜。

  1963年焦菊隐重排《关汉卿》时,作为文革前奏的“左倾”寒潮已笼罩文艺界。到1966年,北京人艺最初的辉煌已经被冲击得一塌糊涂。1月31日,焦菊隐被撤销人艺副院长职务;6月18日,赵起扬被批判,群众组织宣布夺权;8月23日,北京人艺改为“北京人民文工团”……文革十年,话剧舞台一片荒芜。

  老舍话剧 世相百态中春华秋实
  1949年12月12日,老舍从美国返回北京。
  1949年以前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高潮期,之后他把大部分经历都投入到更贴近现实、更接近市民生活的话剧创作,16年写了26个剧本。老舍试图创造一种“世相戏剧”,以不同时期的底层芸芸众生相来展现社会的整体变迁。

  《龙须沟》是老舍第一部话剧代表作,但是他承认,这部话剧“一拿到舞台上,就有些漏洞和转不过弯的地方”,靠了焦先生“设法略为加减台词,调动场次先后,好叫场上不空不乱”。焦菊隐则“偏爱老舍先生这一类清爽、明朗、简朴、有劲儿、不啰嗦、不废话、很像出自劳动人民自己口里或自己笔下的作品”。

  《龙须沟》大获成功,老舍被北京市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同时也开始了与北京人艺的长期合作关系。作为戏剧家的老舍是幸运的,他有了自己的剧院,有了能给他演戏的最优秀的演员。老舍先生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写完一个剧本就会把导演和演员们聚在一起,读剧本给大家听。舒乙回忆说:“演员很喜欢听他朗诵,从他的朗诵里,可以学到这句台词怎么说,用什么语气,也认为是极大的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下,老舍的创作激情越发高涨。那十几年也是老舍最好的时光,我们可以想象,他的生活中充溢着创作激情。对一位作家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1956年8月,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等人听老舍朗读《一家代表》剧本,曹禺注意到其中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精彩,认为不妨以此段为基础发展成多幕剧。在场的很多人也都觉得后两幕还需要修改。老舍极为诚恳地说:“希望大家帮助,尤其是第三幕反映的年代,我当时不在国内,对情况不甚熟悉,更需大家出主意。”《茶馆》剧本一共约18400个字,没有生僻字词,也没有浮夸的感情,却概括了半个世纪的历史。

  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改变,老舍的困惑和束缚越来越多。1963年之后,老舍只发表过几十篇短文。他的心情日趋暗淡,剧院已经不再找他写新戏了。文革开始,老舍在京剧院和马连良等人一起被批斗,红卫兵抄了老舍的家,砸了他心爱的花。1966年8月24日,老舍沉湖自杀。星辰陨落。□ 本报记者/何玉新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3年) | 关汉卿(1958年) | 生活的彩练(1964年) | 茶馆(1958年)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签写留言 | 管理登陆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0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在线: 点这发消息给戏迷知音,或加QQ:9082114  
    投稿咨询:[email protected] MSN即时通: [email protected] 津ICP备06000154号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www.llxiqu.com网站PR查询

    本站logo

     
     

    点这给我发消息,或加我QQ:90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