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菊坛文萃 >> 说戏谈史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河南传统戏曲中武戏兴盛的现象梳理与成因
普通文章中医 中药 戏曲
普通文章“武戏”论
普通文章百年道教戏剧研究述评
普通文章京剧脸谱的研究及其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普通文章浅谈戏曲中的武生表演
普通文章李万春与“十八罗汉”
普通文章戏曲毯子功的基础教学
普通文章侯宝林津门开讲座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戏剧电影报
推荐文章浅谈京剧《贵妃醉酒》的路数
推荐文章天华景戏院与稽古社科班
推荐文章[组图]新艳秋的三出戏
推荐文章40年代评剧大本营 北洋戏院
推荐文章[图文]“小百花”的一次演出
推荐文章京剧三国戏目录(重整)
推荐文章由赵燕侠的《玉堂春》说起
推荐文章王八出与薛八出
推荐文章荡气回肠《红梅阁》
 

相关文章

 
豫 剧 简 介
豫剧与京剧
看马金凤演的《花打朝》
唱“情"的艺术魅力
声情激荡  震人心弦
汇天下精华 铸豫剧风骨 分享到:
|
汇天下精华 铸豫剧风骨
——纪念“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诞辰 100 周年(之三)
内容提要:为实现“因戏设教”的宏愿,发挥戏剧艺术的社会教育和激发观众艺术情趣的功能,樊粹庭自入道梨园以来,一直在探索娱乐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寻找开启“寓教于乐”的金钥匙,且把功夫下在提高演员戏曲艺术表演才能上,下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汇天下精华、铸豫剧风骨上。

文章来源:驻马店日报/2015年/10月/13日    文章作者:彭文礼 潘迪生    摄影作者:    浏览量:177    更新时间:2016-2-12

为实现“因戏设教”的宏愿,发挥戏剧艺术的社会教育和激发观众艺术情趣的功能,樊粹庭自入道梨园以来,一直在探索娱乐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寻找开启“寓教于乐”的金钥匙,且把功夫下在提高演员戏曲艺术表演才能上,下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汇天下精华、铸豫剧风骨上。

集编剧、导演、经营管理于一身,且学养深厚的樊粹庭,自知在豫剧艺术改革上所肩负的责任。他在开放通达、兼收并蓄、集腋成袭、能者为师、学无止境的思想指导下,发扬见贤思齐的好学精神,学习效仿优秀地方剧种,借鉴多种艺术门类之专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送上门等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技巧中增强艺术表现力,把豫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走出去、学真功、取真经。1936 年12 月27 日夜晚,樊粹庭难割难舍地吻别了爱子伯瑞,在大雪纷飞中踏上了长达7 个月游历学戏的征程。他穿越河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8 省和北平、天津、上海3 地,一路寻访西安、汉口、杭州、南京、上海、济南、北平都是戏剧业兴旺的大都市。每到一处的重要活动都是观摩戏剧演出,涉及的京剧、秦腔、楚剧、川剧、晋剧、评剧、昆曲、越剧、河北梆子和鲜樱桃“五人班戏”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优秀剧种。俗话说:“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樊粹庭以记录观剧的收获、启示和他对戏曲艺术的思考为内容,写下的《北平观剧日记》,详细记录了他从5 月4 日至5 月30 日,27 天观剧近50 场的情况。如5 月7 日日记:下午一时,观富连成社日场戏李世芳主演的《游园惊梦》和刘元彤之《汾河湾》。晚8 时赴华乐观梁秀娟之《汉明妃》。今日观戏所得:一是李世芳转身时双手提袖之身段,佳;二是刘元彤唱时以双手抬起及肩之姿势亦;三是梁秀娟左右倾斜歪头、照镜,转身稳慢及左手向后背,右手扶左胸之身段,均可学;四是某老生双分抖袖由两边起,颇潇洒;五是出塞时送行,官丑之种种跳步,极艺术;六是梁之卓围用雅黄色段,浅色淡豆绿镶边,颇雅观;七是杜之田演《汾河湾》言至“你与我”之动作,颇佳。旦反掌一指,指出之手势:武旦下场,左手背后,好看。可见他对演员表演艺术观察之细致入微,并能联系豫剧表演实际,总结出可借鉴的东西。对于豫剧有用可学之处日记中特别点明者不计其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对京、津、沪、宁、杭、汉等大都市的广泛游历,详尽考察了这些地区的戏曲改革,观摩了各剧种声腔流派风格的表演,极大开拓了樊粹庭的艺术视野,同时也比较清楚地洞悉传统豫剧在剧本、导演、表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他能够有比较、有鉴别、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对传统豫剧进行改革,把各剧种有特色的板式、声腔、表演、器乐,尤其是京剧的武打、舞台和化装,话剧的布景、对白,电影的剪辑和叠印,都吸收到豫剧的表演程式中来,使河南梆子发生了质的飞跃,其表演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学以致用。樊粹庭借鉴京剧的表演技巧、武打技巧、锣鼓经,使豫剧舞台焕然一新。另外,他把电影的编剧表现手法引入豫剧,加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效果。比如《女贞花》中麻风女喝了蛇酒,病愈拜堂,人们来看新娘,当陈绿琴揭开盖头时,众人大吃一惊,齐叫“变了”!这时,樊粹庭采用了电影的“定格”手法,代替了戏剧的“亮相”程式,舞台表现停顿了很长时间,但观众并没感到有什么别扭。因为这里的表现手法和角色、观众的情感相一致。就表现形式本身来说,电影定格与戏曲亮相只是时间长短的差别。以定格代替亮相能起到让观众多看几眼,一饱眼福的艺术享受。

引进吸收多门类艺术表现手法,强化了戏曲艺术的歌舞性。《宵壤恨》一剧中,几个村姑野外剜菜,快乐玩耍。这时的表演樊粹庭吸收了民间歌舞《凤阳歌》和《小放牛》的艺术表现手法,载歌载舞表现了人们的欢乐之情,美化了舞台。《花媚娘》吸收了南阳小调曲子,增加了生活气息。樊粹庭把到西安演出的文艺团体,视为送上门的老师和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发挥好友重义、善于社交的特长,对到西安演出的剧团,不论剧种、不讲门派,都上门拜访。把有一技之长的名演员请到狮吼剧团,奉为上宾,热情款待。戏剧家被樊粹庭执着追求戏曲艺术的精神所感动,自觉摒弃梨园行“宁舍千金,不传一艺”的旧观念,主动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狮吼剧团的小演员们。如著名京剧演员杨荣环、詹世甫在西安演出的《出塞》,舞蹈性强、身段好,樊粹庭就请他们到狮吼剧团传授,请闫世善、班世超到团里传授舞大刀、双刀的技艺,请李元春传授走边、耍绸子、耍斧子等技艺。袁金凯的武生技艺超群,请他到团里传授武生表演技艺。樊粹庭还让他的儿子樊琦拜袁为师。梅兰芳、程砚秋、李万春、尚小云、徐碧云、霍燕林、聂良卿、朱庆喜、汤兰香、赵喜明等,都曾应邀到狮吼剧团说戏或作艺术指导。除向京剧、豫剧名家学习技艺之外,樊粹庭还邀请秦腔著名演员雒秉华、宋上华、杨令俗、苏育民到狮吼剧团传授秦腔技艺。他还向川剧著名演员琼莲芳、彭海清、陈金波学习川剧表演艺术,向越调大师申凤梅率领的赴西安演出的越调剧团学习越调唱腔等。一次,程砚秋到西安演出,樊粹庭多次登门求教,请他到狮吼剧团看戏。程大师看了关灵凤主演的《宵壤恨》,指出剧本和演员水袖运用的不当之处。樊粹庭马上改剧本,让关灵凤按程砚秋指教的方法练水袖,连剧名也改成《邵巧云》这样提高了这出戏的演出效果。对来西安的艺术团体演出的好剧目,樊粹庭派专人前往观摩学习,并将学习的剧种、剧目和技巧举行汇报演出,展示学习的成绩和效果。让演员把学习的技巧融入豫剧的演出剧目中。观摩名家的演出,长见识、增技巧。陈素真回忆:“1935 年春天,著名京剧大师杨月楼先生,率剧团来开封演出《昭君出塞》《白蛇传》《八宝公主》等剧目。樊粹庭不计经济损失,让我停演3 场夜戏,去观摩杨月楼剧团的演出。人家的台步、手势、水袖、化装,都给了我很大启发。樊粹庭说值得。”观戏之后,樊粹庭又给我订了上海出版的《戏剧旬刊》和《十日剧刊》刊物,让我参考、学习。这些杂志对我的启发可真大,当时我虽然一字不识,但我看剧照就学会了名角的许多姿势、动作。如演《义烈风》,我用了程砚秋老师在《青霜剑》里的几个姿势,演《女贞花》我用了梅兰芳老师在《游园惊梦》里的几个身段,演《三拂袖》改扮男装时,我用了京剧名小生叶盛兰的几个姿势。上海百代公司给陈素真灌唱片后,倒了嗓子,樊粹庭就决定让陈素真去北京学点武功戏,放弃青衣戏。改演唱功少、武功多的刀马旦、花旦戏。陈素真1937 年5 月4 日进京,一直学到“七七事变”爆发。樊粹庭专门请了范福喜、赵绮霞两位名师,教会了陈素真大快枪、小快枪、勾刀、对刀、刀下场、枪下场、舞翎子等武功和绝技。还看了程砚秋、荀慧生两大家以及富连成戏班的不少剧目。北平一行,使陈素真茅塞顿开、技艺大增。成了名副其实唱得响、演得红的豫剧大师。京师观摩学戏归来的樊粹庭、陈素真,在商丘创办了狮吼旅行剧团,积极投身抗日爱国宣传,在商丘、亳州、宁陵、睢县、曹县一带巡回义演抗战大戏。自1937 年8 月到1938 年5 月,狮吼旅行剧团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樊粹庭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创作了《纤毒计》《巾帼侠》两部抗日救国剧目。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樊粹庭及其所有领导的剧团创作并演出了《涤耻血》《巾帼侠》《伉俪箭》《克敌荣归》《好妻子》《为国纾难》等七部充满抗敌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砥砺民众奋起抗战的大戏。而且整个剧本和演出达到了喜怒哀乐转换丰富、爱恨情仇变化跌宕、生旦净丑刻画鲜活的水平。创造了豫剧不同于秦腔的悲壮苍凉、京剧的悠闲、越剧的秀丽、粤剧的典雅的激昂豪放、本色通俗、质朴自然的中原风格。《涤耻血》《陵云志》《义烈风》《三拂袖》等“樊戏”在开封演出时呈现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站无虚地、一票难求的景象。正如有人评论所说:“平常一般人认为鄙俗粗俚不堪入耳的土调儿,现在竟惹得全城如狂、万人争道的高尚娱乐。”

樊粹庭在西安创办的狮吼剧团,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在磨难中壮大,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吸收众多剧种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铸就豫剧一家风骨,终成气候。以其规模大、阵客强,名角成群、新秀荟萃、做功精细、唱腔圆润、武打精彩,新戏码层出不穷、新艺术不断呈现,成了古城西安梨园行的新宠,看“樊戏”成了古城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秦腔窝里能够大展豫剧风采的狮吼剧团,曾应文化部之邀,进京到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受到好评,还曾参加赴朝慰问团,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精彩的豫剧剧目。

文章录入:戏迷猪猪    责任编辑:戏迷猪猪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