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倒是写过一篇《千娇百媚话醉酒》的长篇文章,分两集详细地剖析了《贵妃醉酒》这出戏的表演特色,也粗略地讲述了该戏的脉络,力图还原一个完整的模式,但水平有限,只是根据所存资料,描述一个大概而已。
这出戏最早大致有:路三宝、余玉琴、水仙花等不同的表演风格,但其继承者中,可谓是各有所长,尤以梅兰芳先生的表演最有内涵。
梅兰芳先生是沿袭了路三宝的路数,经过不断地加工和修改,才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风格,而晚年的演出,更是因为身体等原因,而删减了许多繁重的表演,展现给观众一种由繁化简且具内涵的独特古典美的表演模式,这也是他一生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而我们能看的恰是梅兰芳晚年的这种化简路数,所以身上东西都是点到而已,学者若不知其味,就会变得没有了内涵。
水仙花(郭际湘)的路数继承者应该是,筱翠花、李玉茹和章小山,筱翠花是在水仙花的路数上加进了许多自己的东西,并能踩跷唱醉酒,实属难得,他在多年的舞台表演中,通过自己的揣摩和理解,也是增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形成了独特的流派风格;其弟子陈永玲先生,继承其衣钵颇多,亦能踩跷唱醉酒,但陈先生晚年的表演中也是加入了一些梅派的表演特色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感悟,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李玉茹则是在水仙花的基础上,揉和了荀派,梅派等各家的表演之长,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再有就是名票章小山,他的《贵妃醉酒》也是名旦水仙花所授,他的这出戏很见功夫,特别注重醉眼、醉神、醉态、醉步的表演,可以说是一出很完美的旦角“功夫戏”。王瑶卿先生也曾强调:“章小山先生把杨玉环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思想情绪的变化研究很透彻,所以他的《醉酒》功底扎实,有真功夫,有绝活,拿这出戏给学生们打基础,是再好不过了”,所以当年在王瑶卿的极力推崇下,章小山将该戏传授于中国戏曲学校,现居津门的李开屏女士所继承的就是章小山亲传的这个路数。
除此之外的余玉琴路数,似乎已经失传,其继承者我不清楚。
由上而知,现在还能看到的《贵妃醉酒》路数,有两种,一个是由路三宝路数演变而来的梅兰芳路数,一个是由水仙花路数演变而来的陈永玲风格,李玉茹风格和李开屏所继承的章小山风格。
个人觉得,欣赏《贵妃醉酒》应该从其实质中去体味,不能简单归属于其他风格的表演就没有梅兰芳的好看。梅兰芳是艺术大家,其精湛的表演是令人折服的,《贵妃醉酒》更是其经典的杰作,但其晚年多以大写意水墨画的方式去表现人物,所以说是多了许多内涵,而少了许多身段,而许多继承者多是以梅兰芳的路数为基础学习的,但梅先生精湛的舞台艺术和这种大写意的表现手法是别人永远学不到的。梅兰芳的《贵妃醉酒》是深入民心的,所以大家能看到的资料中以梅派的路子为多,而像其他风格的,也只是昙花一现。即使搬上舞台,也未必能被多数观众所认可,但作为百花齐放的艺术形式,和打基础的经典佳作,继承保留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换个角度讲,从表演上其他的继承者肯定都没有梅兰芳先生表演的娴熟,也不会呈现出梅兰芳的哪种独特美,但不能说他们的表演路数就没梅兰芳的好,要不当初王瑶卿先生就不会放着享誉世界的梅兰芳大师不用,而让史若虚校长挖地三尺地找章小山来教这出“醉酒”了。
还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所看到老一代艺术家们所留下这出戏的影像资料,基本都是六十岁以后录制的,都会因身体原因,不能把哪些繁琐身段都走出来,也就是说,不能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影像资料作为该戏的原貌来看,虽然他们不能完整地去表演,但他们还是能传授的,更希望有人能继承下来。如今的一些老艺术家已经故去,一些难得的表演路数也在逐渐地消失,如再无有心人去学习抢救的话,留下的只能是一种惋惜了。
关于醉酒,我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千娇百媚话醉酒》的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另外李开屏也有一篇《贵妃醉酒》的记忆与体会的文章可供参考,同时,钮骠根据《中国京剧史》及张聊公的《听歌想影录》整理撰写票界青衣领袖章小山也可以帮我们了解一些关于章小山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