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菊坛文萃 >> 说戏谈史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侯宝林津门开讲座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普通文章[图文]江青在《智取威虎山》座谈会上讲话
普通文章贯盛吉戏文讽日伪
普通文章马三立、小蘑菇、赵佩茹合演含泪的笑剧
普通文章评剧界同演《一贯害人道》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戏剧电影报
推荐文章浅谈京剧《贵妃醉酒》的路数
推荐文章天华景戏院与稽古社科班
推荐文章[组图]新艳秋的三出戏
推荐文章40年代评剧大本营 北洋戏院
推荐文章[图文]“小百花”的一次演出
推荐文章京剧三国戏目录(重整)
推荐文章由赵燕侠的《玉堂春》说起
推荐文章王八出与薛八出
推荐文章荡气回肠《红梅阁》
 

相关文章

 
马三立、小蘑菇、赵佩茹合演含泪的笑剧
曲艺演员演京剧
《钓鱼》应是郭荣启
谈谈“清门”相声
《您看象谁》为什么人人爱看?
马增芬津门成名
相声“文哏”的由来
[组图]天津早期戏园:茶馆演化而来 分享到:
|
天津早期戏园:茶馆演化而来
内容提要:清中期天津出现了称之为“茶园”的演出场所,随着“四大名园”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的陆续开业,将这本以喝茶闲聊为主的地方逐渐变为名伶荟萃的温床,后来劝业场“八大天”、中国大戏院等更将天津培育成北方当之无愧的戏曲之乡。

文章来源:今晚报    文章作者:杜琨 梦瞳    摄影作者:    浏览量:2750    更新时间:2011-12-8

茶园清中期天津已经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文化娱乐自然也随之发展鼎盛。这期间天津出现了称之为“茶园”的演出场所,就是现在所谓的茶馆。那时还以喝茶为主看戏为辅。然而随着“四大名园”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的陆续开业,将这本以喝茶闲聊为主的地方逐渐变为名伶荟萃的温床,后来劝业场“八大天”、中国大戏院等更将天津培育成北方当之无愧的戏曲之乡。

早时只收茶资 不收戏票

清道光四年《津门百咏》中有云:“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外有名堂。”其中所说的戏园就是重品茶不重听戏的茶园。茶园为了生意兴隆,往往借助天津人民喜爱的戏曲节目来招揽顾客。早期的茶园素以喝茶为主听戏为辅。观众入园只收茶资,不收看戏钱。“戏好、角儿好、水好、茶叶好”成就了天津茶园独特的“茶园文化”氛围。

茶园是将舞台与观众统一在一个建筑体内的室内剧场。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的戏台,台口两旁有两根柱子,上沿有铁栏杆,专供武戏演员表演特技。舞台下设八仙桌和凳子,朝舞台一面空着,观众围着八仙桌相对而坐,侧脸看戏。商贾也常常利用茶园谈生意做买卖。因为按例戏台上忌用蜡烛,因而茶园每天只演日场,从无夜戏。如果冬日天短,遇有戏未终而临近天黑,便燃起亮子油松等物以代蜡烛,舞台上下烟雾缭绕光线昏暗。

中国大戏院梅兰芳剧目单

中国大戏院梅兰芳剧目单(内页)

“四大名园” 争奇斗艳

据史料文献学者、知名收藏家李刚介绍,1870年后市内铺设了主要道路,京津两地梨园涌现了大量优秀人才,这时的茶园虽然还叫茶园,但基本已实为戏园。而且这时茶园里的观众也逐渐改为听戏为主喝茶为辅了,当时天津城内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四大名园”争奇斗艳。茶园里所演剧种多为梆子、皮黄,也有少量的昆曲。当时被尊称为“四大名园”的茶园分别是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

金声茶园坐落在北门里大街元升胡同。园内舞台及后台都比较窄小,楼下正面均为散座,楼上两侧为带隔断的包厢。茶园曾几易其主,也多次更名为元升、景春、中天仙、福仙等,在1931年停业。庆芳茶园坐落在东马路袜子胡同,曾用鸣盛、上天仙等名。当年重庆班主杨月楼唱腔美妙动听,出现了“观客喝彩之声压过伶工唱声”的盛况。协盛茶园坐落在侯家后北口路西。园内楼上、楼下正面均为散座,楼上两侧为包厢,楼下两侧是走廊。1900年更名为龙海茶园,以舞台规模大而受欢迎。袭胜茶园坐落在北大关金华桥南西侧,曾更名为西天仙。

这四家茶园不仅有名角捧场,而且选用优等茶叶,沏出香气袭人的茶水招待顾客。因此很多戏迷宁可舍近求远,也要争相到这几家园子看戏。观众看完戏走回家,尽管天已拂晓却不觉得疲惫。

谭小培率子谭仲英、谭富英暨孙等众人谢帖

谭小培率子仲英、富英暨孙等众人谢帖

名伶荟萃戏曲之乡

私宅戏楼和堂会戏为“四大名园”约角提供了方便,促进了茶园在规模和业务上的发展。到光绪年间天津茶园已发展至十几家,除“四大名园”外,还有新马路的天桂,马家口下娘娘庙前的天仙,紫竹林附近的天福,南市的升平、下天仙、中华,北马路大观等茶园。茶园因名角而兴盛,名角也因名园而扬名。这一期间不少名角如余三胜、孙菊仙、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等,都长期在天津演出。

到了民国初期,梆子、皮黄从内容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旧时茶园的建筑格局、舞台设备以及经营形式已经不太适应演员和观众的需求。因此一些茶园纷纷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名称也由茶园变为戏园或戏院。如1936年开幕的中国大戏院,是个拥有2200余座位的五层建筑,为了不影响观众视线,剧场内没有一根顶梁主柱。演员不需要话筒,最后一排观众仍能听得清晰。其建筑之完美设备之考究,堪称华北一流。

天津茶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骆玉笙、马三立、王毓宝、花五宝等众多曲艺名家,也提升了天津票友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当时能获得天津票友的认可,在天津能“火”了的“角”,基本走上全国的舞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近代天津孕育了无数名伶,成为著名艺人们当之无愧的摇篮。

中国大戏院梅兰芳剧目单

中国大戏院梅兰芳剧目单(外页) 本版图片均由收藏家李刚提供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