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天津已经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文化娱乐自然也随之发展鼎盛。这期间天津出现了称之为“茶园”的演出场所,就是现在所谓的茶馆。那时还以喝茶为主看戏为辅。然而随着“四大名园”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的陆续开业,将这本以喝茶闲聊为主的地方逐渐变为名伶荟萃的温床,后来劝业场“八大天”、中国大戏院等更将天津培育成北方当之无愧的戏曲之乡。
早时只收茶资 不收戏票
清道光四年《津门百咏》中有云:“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外有名堂。”其中所说的戏园就是重品茶不重听戏的茶园。茶园为了生意兴隆,往往借助天津人民喜爱的戏曲节目来招揽顾客。早期的茶园素以喝茶为主听戏为辅。观众入园只收茶资,不收看戏钱。“戏好、角儿好、水好、茶叶好”成就了天津茶园独特的“茶园文化”氛围。
茶园是将舞台与观众统一在一个建筑体内的室内剧场。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的戏台,台口两旁有两根柱子,上沿有铁栏杆,专供武戏演员表演特技。舞台下设八仙桌和凳子,朝舞台一面空着,观众围着八仙桌相对而坐,侧脸看戏。商贾也常常利用茶园谈生意做买卖。因为按例戏台上忌用蜡烛,因而茶园每天只演日场,从无夜戏。如果冬日天短,遇有戏未终而临近天黑,便燃起亮子油松等物以代蜡烛,舞台上下烟雾缭绕光线昏暗。
中国大戏院梅兰芳剧目单(内页)
“四大名园” 争奇斗艳
据史料文献学者、知名收藏家李刚介绍,1870年后市内铺设了主要道路,京津两地梨园涌现了大量优秀人才,这时的茶园虽然还叫茶园,但基本已实为戏园。而且这时茶园里的观众也逐渐改为听戏为主喝茶为辅了,当时天津城内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四大名园”争奇斗艳。茶园里所演剧种多为梆子、皮黄,也有少量的昆曲。当时被尊称为“四大名园”的茶园分别是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
金声茶园坐落在北门里大街元升胡同。园内舞台及后台都比较窄小,楼下正面均为散座,楼上两侧为带隔断的包厢。茶园曾几易其主,也多次更名为元升、景春、中天仙、福仙等,在1931年停业。庆芳茶园坐落在东马路袜子胡同,曾用鸣盛、上天仙等名。当年重庆班主杨月楼唱腔美妙动听,出现了“观客喝彩之声压过伶工唱声”的盛况。协盛茶园坐落在侯家后北口路西。园内楼上、楼下正面均为散座,楼上两侧为包厢,楼下两侧是走廊。1900年更名为龙海茶园,以舞台规模大而受欢迎。袭胜茶园坐落在北大关金华桥南西侧,曾更名为西天仙。
这四家茶园不仅有名角捧场,而且选用优等茶叶,沏出香气袭人的茶水招待顾客。因此很多戏迷宁可舍近求远,也要争相到这几家园子看戏。观众看完戏走回家,尽管天已拂晓却不觉得疲惫。
谭小培率子仲英、富英暨孙等众人谢帖
名伶荟萃戏曲之乡
私宅戏楼和堂会戏为“四大名园”约角提供了方便,促进了茶园在规模和业务上的发展。到光绪年间天津茶园已发展至十几家,除“四大名园”外,还有新马路的天桂,马家口下娘娘庙前的天仙,紫竹林附近的天福,南市的升平、下天仙、中华,北马路大观等茶园。茶园因名角而兴盛,名角也因名园而扬名。这一期间不少名角如余三胜、孙菊仙、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等,都长期在天津演出。
到了民国初期,梆子、皮黄从内容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旧时茶园的建筑格局、舞台设备以及经营形式已经不太适应演员和观众的需求。因此一些茶园纷纷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名称也由茶园变为戏园或戏院。如1936年开幕的中国大戏院,是个拥有2200余座位的五层建筑,为了不影响观众视线,剧场内没有一根顶梁主柱。演员不需要话筒,最后一排观众仍能听得清晰。其建筑之完美设备之考究,堪称华北一流。
天津茶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骆玉笙、马三立、王毓宝、花五宝等众多曲艺名家,也提升了天津票友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当时能获得天津票友的认可,在天津能“火”了的“角”,基本走上全国的舞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近代天津孕育了无数名伶,成为著名艺人们当之无愧的摇篮。
中国大戏院梅兰芳剧目单(外页) 本版图片均由收藏家李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