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雁过留声 | 戏迷茶馆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询 (本网搜集整理的部分视频资料,只用于免费交换和捐款回赠)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曲海泛舟 >> 杂谈随笔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爱国伶圣汪笑侬
普通文章票友出身的名丑孙老乙
普通文章李玉茹从艺漫记(下)
普通文章著名评剧导演 刘文卿 孔广山
普通文章李玉茹从艺漫记(上)
普通文章“老戏新演"点滴谈
普通文章龙虎风雷震山撼岳
普通文章谈程派名剧《梅妃》的改编
普通文章侯喜瑞的艺术之美
普通文章往昔天津京剧武生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鲁肃藏书
推荐文章“药中甘草”-----由怀念芙蓉草所想到的
推荐文章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推荐文章[图文]杨派霸王及其他
推荐文章[组图]银达子对“卫梆子”的两大贡献
 

相关文章

 
且说“捧角儿”
剔瑕拭垢
流派有感
戏捧人和人捧戏
不能?还是不为?
戏好,为什么不大上座?           ★★★ 【字体:
戏好,为什么不大上座?
谈谈观众问题
内容提要:【1981年2月1日第五期】建国后实行剧场化以来,研究观众的工作放松了,剧团闭门排戏,有时排一个丢一个。一出戏排成了,往往是专家名流先来“品尝”鉴定,他们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但也应看到,他们就戏论戏的赞语,往往不包括上座如何。专家认为是好戏,群众不一定喜欢。
作者:树言    文章来源:戏剧电影报    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11-12-20

戏不上座,常使剧团伤脑筋。

一出好戏得不到观众承认,总是憾事。若再联系到某些不为内行称赞、上座却反而很好的戏,就更令人茫然了。虽然是曾轰动剧坛的名剧,若主题已为今天的观众不太感兴趣,再演也就不那么容易轰动。就算是永恒主题,也会在变化着的时代里忽而受到热遇忽而受到冷遇。所以,重视对观众的研究,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战争时期的文工团欲赴某地,总先派人了解当地情况,收集素材,创作演出。可惜建国后实行剧场化以来,研究观众的工作放松了,剧团闭门排戏,有时排一个丢一个。有人把这种情况,比作熊掰棒子。实际排一个戏,选剧本,定导演,配演员,制布景……,花费多少辛苦,能丢得起吗?

一出戏排成了,往往是专家名流先来“品尝”鉴定,他们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但也应看到,他们就戏论戏的赞语,往往不包括上座如何。专家们的意见有时会和观众一致,有时也并不一致。专家认为是好戏,群众不一定喜欢。专家们的看法发表于报端,固然会产生一定的宣传影响,但普通观众中毕竟看文艺评论的人数有限。如果是戏本身质量高,直接征服了观众,由观众交口称赞,满城争说,奔走相告,这种“口碑”却往往会产生出远远大于报刊上推崇文章的力量。有的剧团很希望出现这种局面,却不花力气研究观众心理和需要,甚至用颇有几分清高的态度,以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来自慰,或者责怪宣传不力、售票乏术,或者埋怨观众缺乏艺术欣赏素养,这都不能解决问题。当然,对观众的欣赏要求应有分析;艺术总要给人以健康的美的欣赏,而不能单纯适合某些不高的趣味。

不能说,上座好的就都是好戏。但既然是好戏,就应当上座率高。艺术家有责任创造出真、善、美的作品,但如果不上座,作品怎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孔雀开屏在众人喝彩时才觉得愉快;我们的剧院和艺术家为什么不多研究一下观众的爱好和要求,而宁愿沉浸在孤芳自赏的境地之中呢?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签写留言 | 管理登陆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0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在线: 点这发消息给戏迷知音,或加QQ:9082114
    投稿咨询:[email protected] MSN即时通: [email protected] 津ICP备06000154号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www.llxiqu.com网站PR查询

    本站logo

     
     

    点这给我发消息,或加我QQ:90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