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菊坛文萃 >> 知识点滴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贯盛吉戏文讽日伪
普通文章马三立、小蘑菇、赵佩茹合演含泪的笑剧
普通文章评剧界同演《一贯害人道》
普通文章梅兰芳轶事
普通文章亲历旧时代艺人苦难生活
普通文章评书大王轶事
普通文章程砚秋艺名之原由
普通文章天津解放时的戏曲艺人
普通文章越调
普通文章秦时没有“生员”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戏剧电影报
推荐文章浅谈京剧《贵妃醉酒》的路数
推荐文章天华景戏院与稽古社科班
推荐文章[组图]新艳秋的三出戏
推荐文章40年代评剧大本营 北洋戏院
推荐文章[图文]“小百花”的一次演出
推荐文章京剧三国戏目录(重整)
推荐文章由赵燕侠的《玉堂春》说起
推荐文章王八出与薛八出
推荐文章荡气回肠《红梅阁》
 

相关文章

 
越调
黄梅戏
东路与西路评剧
唐剧简介
贵州农村的面具戏
豫剧
评剧 分享到:
|
评剧
内容提要:【原载于《戏剧电影报》:1981年7月12日第28期】评剧是最初流传于河北冀东滦县一带“莲花落”,并吸收了“皮影”“河北梆子”及大鼓书的腔调,演变形成了评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英杰    摄影作者:    浏览量:1133    更新时间:2012-5-22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行的一个地方剧种。它的成长与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最初流传于河北冀东滦县一带,叫“莲花落”,是一种简单的民间说唱艺术,后来吸收了“皮影”“河北梆子”及大鼓书的腔调,演变形成了评剧。评剧最初以农村为演出基地,进入唐山以后,开始在剧场演出,当时有“唐山落子”之称。

评剧有“东路”和“西路”之分,“东路”唱腔抒情。“西路”唱腔高亢豪放。评剧有九腔、六调之说。九腔:高腔、落腔、拖腔、冷腔、悠腔、花腔、甩腔,男、女娃娃腔。六调:大悲调、小悲调、秧歌调、摔子调、平调、媚调。评剧的板式有“二六板”“快二六”“慢二六”“跺板”“散板”“倒板”“安板”“滚板”“搭调”等。演奏用弦乐和打击乐。弦乐以板胡、二胡为主,月琴、洋琴、三弦、低胡及管乐笛、笙等乐器辅之。在声乐表现上,具有字正腔圆、清新悦耳、节奏鲜明等特色。

评剧原有的剧目,多是表现家庭故事,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但它也具备了表现现代生活的条件。新中国的诞生给评剧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建国以来,它以崭新的内容迅速地反映现实,上演了一批现代戏:如《小女婿》,《刘巧儿》,《夺印》《向阳商店》等,这些剧目都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近些年来,由于题材内容的不断更新,大大地促进了评剧事业的发展。除东北、华北地区外,评剧这朵瑰丽的艺术之花还盛开在祖国的贵州、云南、山东、安徽、陕西、新疆等地。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