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曲海泛舟 >> 杂谈随笔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天津解放时的戏曲艺人
普通文章《海棠红》走红大江南北
普通文章阿云何必自刎亡?
普通文章戏曲要接受挑战
普通文章兵败如山倒
普通文章“危机”与“转机”
普通文章京剧唱念中的错读值得注意
普通文章戏曲表演的“节制”
普通文章看戏睡觉的启示
普通文章阿Q的“不幸”与“不争”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写意艺术的两兄弟(三)
推荐文章写意艺术的两兄弟(二)
推荐文章写意艺术的两兄弟(一)
推荐文章鲁肃藏书
推荐文章“药中甘草”-----由怀念芙蓉草所想到的
推荐文章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推荐文章[图文]杨派霸王及其他
推荐文章[组图]银达子对“卫梆子”的两大贡献
推荐文章《贵妃醉酒》的记忆与体会
 

相关文章

 
阿云何必自刎亡?
戏曲要接受挑战
“危机”与“转机”
京剧唱念中的错读值得注意
戏曲表演的“节制”
看戏睡觉的启示
莫把陈腐作高尚
不要把戏曲艺术送进博物馆 分享到:
|
不要把戏曲艺术送进博物馆
——必须打破的“老框框”之一
内容提要:【原载于《戏剧电影报》:1981年10月25日第43期】戏曲艺术必须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革新,不断发展。老戏老演、反对革新、甘居下游的老大思想,正是我们北京市戏剧界必须打破的“老框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潘德千    摄影作者:    浏览量:1479    更新时间:2012-8-29

戏曲艺术必须“推陈出新”,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革新,不断发展。停滞了,僵化了,就会失去生命力。这是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为戏曲历史本身所证明了的。但有一些同志,思想上特别“老大”。他们对戏曲的任何改革和创新,都采取否定的态度,即使实践已经证明是好的和比较好的。

比如,苏州京剧团胡芝风演出的《李慧娘》,把芭蕾的动作很自然地揉进了京剧表演艺术,丰富了人物和情节。但有的同志却贬之曰:“票友”。北京京剧院四团的《三打陶三春》,内容和形式都作了不少的革新,青年观众反映看懂了,两年多来已演出了近二百场。可也有的同志贬之为:“馊哏”。这些同志的“香饽饽”就是老戏老演。这手势、这眼神、这唱腔、这情节,都是“国宝”,“改动一点,天诛地灭”。因此,他们不管有没有人看,不管给观众以什么样的思想影响,竟把解放后已作过加工整理的一些传统剧目,又恢复到解放前的老样子来演出。这些同志实际上是在把戏曲艺术赶进博物馆。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说得好:“要把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解决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一些老框框”。老戏老演、反对革新、甘居下游的老大思想,正是我们北京市戏剧界必须打破的“老框框”。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