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雁过留声 | 戏迷茶馆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询 (本网搜集整理的部分视频资料,只用于免费交换和捐款回赠)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曲海泛舟 >> 杂谈随笔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爱国伶圣汪笑侬
普通文章票友出身的名丑孙老乙
普通文章李玉茹从艺漫记(下)
普通文章著名评剧导演 刘文卿 孔广山
普通文章天华景的娃娃贺永华
普通文章李玉茹从艺漫记(上)
普通文章“老戏新演"点滴谈
普通文章珍惜艺术青春漫谈
普通文章龙虎风雷震山撼岳
普通文章谈程派名剧《梅妃》的改编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鲁肃藏书
推荐文章“药中甘草”-----由怀念芙蓉草所想到的
推荐文章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推荐文章[图文]杨派霸王及其他
推荐文章[组图]银达子对“卫梆子”的两大贡献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老舍和成兆才           ★★★ 【字体:
老舍和成兆才
内容提要:【1981年1月25日第四期】一个剧种,没有新戏,还是不行的。舞台是时代的镜子,观众总希望在舞台上看到自己时代的反映。时代需要作家,作家要反映时代。一个剧院、团,如果有了自己的作家,就如虎生翼。
作者:胡沙    文章来源:戏剧电影报    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11-12-9

我最佩服剧作家老舍的第一点是他多产。他从美国回到北京之后,有感于故乡的巨大变化,激情满怀、笔不停挥地写了《龙须沟》《女店员》《方珍珠》《茶馆》《青年突击队》等等我数不过来的话剧,还为曲剧写了《柳树井》,为京剧写了《王宝钏》,为孩子们写了童话剧《宝船》等。可惜我当时没有请他写个评剧;如果请他写,我相信他会写的。

老舍那时已是六十左右的年纪,又有许多社会活动,怎么能够写出这么多的剧本呢?这是他勤奋。

再有一点,就是老舍剧作的地方色彩、北京味道。他的主角,多半是穿破衣服的北京人,可是他们在舞台上出现,观众觉得有一种艺术的美感。这是他的独创。因为他最熟悉和同情这些人,写出了他们的灵魂,因此,观众觉得美。

一个剧院没有作家的帮助,是不可能成为第一流的剧院的,也不可能造就出著名的导演和演员来。北京人艺就是一例。我想,现在北京再多出几个老舍,那该多好啊!

现在评剧《杨三姐告状》和《花为媒》,盛极一时。这两出戏演了六十年了,人们多半不知道他的作者是谁。他就是评剧创始人之一成兆才。

成兆才原是个贫农,二十多岁才开始认字,由于家贫,农闲时以唱莲花落为生。后来把莲花落发展成了蹦蹦戏,又把蹦蹦戏发展成评剧。

他发展评剧的办法就是编新戏。他一生为评剧创作、改编、移植了九十九出戏,一直到他晚年两袖清风死去为止。现在他的部分手稿,还珍藏在中国评剧院。
评剧是一个年轻剧种,不过七八十多的历史。它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成兆才的编新戏有关。在近代戏剧史上,我还没有发现有另一位作家为一个剧种写了这么多的戏呢。

由此看来,一个剧种,没有新戏,还是不行的。舞台是时代的镜子,观众总希望在舞台上看到自己时代的反映。成兆才的名作《花为媒》和《杨三姐告状》,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编的,他勇敢地接受了民主新思想,所以这两部戏最有光彩。

由此看来,时代需要作家,作家要反映时代。一个剧院、团,如果有了自己的作家,就如虎生翼。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签写留言 | 管理登陆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0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在线: 点这发消息给戏迷知音,或加QQ:9082114
    投稿咨询:[email protected] MSN即时通: [email protected] 津ICP备06000154号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www.llxiqu.com网站PR查询

    本站logo

     
     

    点这给我发消息,或加我QQ:90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