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梨园漫步 >> 焦点综述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组图]全部大戏《乌龙院》
普通文章[组图]略谈陈永玲及筱派表演艺术
普通文章[组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惠民主题活
普通文章老子功夫在腿上,你老照我脸干吗?
普通文章整人的京剧大批判
普通文章略谈童芷苓的表演艺术
普通文章[图文]《锁麟囊》韵味醇厚倾倒观众
普通文章谈戏曲改革和人保戏
普通文章厉慧良与杨宝森
普通文章文化单位不应用来安置干部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看电视纪录片《京剧》有感
推荐文章现在演员会多少出戏才算角儿
推荐文章不能指望老板们出钱救戏曲
推荐文章京剧李玉声:京剧不是奴才
推荐文章[图文]惟恐天下不乱-拉:这特么是京剧?!
推荐文章[图文]李不伸:项羽的人物特点是“忠义”
推荐文章[组图]北京京剧院演奏员骂街始末(下)
推荐文章[组图]北京京剧院演奏员骂街始末(中)
推荐文章[组图]北京京剧院演奏员骂街始末(上)
推荐文章[图文]写在《贵妃醉酒》时
 

相关文章

 
谈戏曲改革和人保戏
京剧艺术贵在神似
戏曲是大众的一种消遣方式
关于《20l2牡丹亭》两篇报道的说明
驳翁思再“2012牡丹亭新而不怪”
昆曲的守与变
牡丹:争辩有据,吵架无理
讲实话“雪中送炭”车马稀 分享到:
|
说好话“锦上添花”客盈门
讲实话“雪中送炭”车马稀
内容提要:近日,某媒体一条“蔡正仁张静娴严厉批评张军史依弘版昆曲《2012牡丹亭》”的标题让蔡正仁纠结了好几天,在接受采访时,他数十次提及“严厉批评”4个字。的确,这些年来戏曲圈的评论几乎一直是溢美之词泛滥,偶有批评也是不痛不痒。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文章作者:王剑虹    摄影作者:    浏览量:2230    更新时间:2012-6-9

近日,某媒体一条“蔡正仁张静娴严厉批评张军史依弘版昆曲《2012牡丹亭》”的标题让蔡正仁纠结了好几天,在接受采访时,他数十次提及“严厉批评”4个字。这位昆曲界前辈除了认为自己只是对戏提了些意见、不该提到“严厉批评”的高度外,也担心因为这4个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反应,自己对戏的意见也因此无法为对方所接受。

的确,这些年来戏曲圈的评论几乎一直是溢美之词泛滥,偶有批评也是不痛不痒。

批评缺失已多年

蔡正仁、张静娴是昆曲界的重量级人物,而主演这一版《牡丹亭》的,一位是偶尔涉足昆曲的青年京剧名角,另一位更是蔡正仁的学生。按理说这样两位前辈评点晚辈的戏,就算用词严厉了点,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更何况两位前辈对戏的批评相当中肯。正由于媒体标题中用了“严厉批评”4字,让蔡正仁心里不踏实了好几天,蔡正仁还坦言,家人对于自己的这种做法也不支持,觉得他没有必要做这个出头椽子。甚至报道见报当天,这事就惊动了北京的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以及远在美国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俨然成了一个“事件”。由此可见,戏曲圈文艺批评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以至于偶尔有老艺术家出来说几句话,就会掀起一场大波澜,让说话的老艺术家感受到压力。其实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中,重量级的老艺术家出言批评,感受到压力的应该是被批评的青年演员才对。

公开评论属偶尔

蔡正仁也承认,戏曲圈的文艺批评形同虚设,即便作为前辈的老艺术家们也几乎不肯在媒体面前发表什么批评意见,真有意见也要绕个大圈子才说出来。记者曾参加过某剧团一次内部的座谈会,邀请了一批圈内专家为剧团的青年演员做点评、提意见,结果几乎所有专家都是一片溢美之词,只有一位专家在铺垫了很多之后才提了几点意见。事实上,不少专家已经习惯性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发批评之声了,溢美之词则是脱口而出,这也造成了媒体文艺批评的缺失。而这次让蔡正仁忍不住一吐为快的“导火线”其实只是一个细节,那就是《牡丹亭》乐队中使用的梆笛。蔡正仁表示,自己在看“寻梦”时觉得梆笛严重干扰了演员的唱,简直是无法忍受,他甚至两次想站起来。而若没有这根让蔡正仁“忍无可忍”的梆笛,或许这次对于《牡丹亭》的报道也会是一片赞美之声。

“创新”莫成挡箭牌

在对这一版《牡丹亭》的争论中,也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次的《牡丹亭》是个创新之作,创新就难免有不足,应该给予宽容,今天的经典也是从当年“新作”而来的,这确是如今戏曲圈相当流行的一种观点。的确,再大的艺术家也会有不成功的作品,一个健康的创作环境应该允许创新尝试,也允许创新失败。不过另一方面也应该为文艺批评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试想,如果一个剧种重量级的老艺术家批评几句尚且要瞻前顾后,那一般评论家乃至普通观众岂不是更没有发言权了。你有权创新,他也可以批评,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创新不应该成为“谢绝”批评的挡箭牌,而所谓创新作品主要是为了排给不看戏的新观众看的,同样也不应该成为拒绝批评的理由。一位圈内人士直言,所谓不是排给老观众看的,无非是“为自己的无知和鲁莽找理由”,“没有哪一出戏是如此限定观众的,难道会有哪出戏会在广告宣传中明确表示请懂戏的观众别来看吗?”

一网友表示:“戏曲界和稀泥的‘老艺术家’太多,像蔡张二位老师这样敢说实话的太少了。”而如果戏曲圈不能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那么敢说实话的人恐怕还会更少。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