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玲珑空间 | 梨园漫步 | 艺苑芳华 | 曲海泛舟 | 菊坛文萃 | 影视世界 | 粉墨春秋 | 精彩影音 |  管理登录 |   
       
 
 
 
玲珑珍藏资料:下载 在线查看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玲珑戏曲艺术网 >> 梨园漫步 >> 综艺访谈 >> 正文
 
 
 

用户信息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组图]全部大戏《乌龙院》
普通文章[组图]略谈陈永玲及筱派表演艺术
普通文章[组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惠民主题活
普通文章老子功夫在腿上,你老照我脸干吗?
普通文章整人的京剧大批判
普通文章略谈童芷苓的表演艺术
普通文章[图文]《锁麟囊》韵味醇厚倾倒观众
普通文章谈戏曲改革和人保戏
普通文章厉慧良与杨宝森
普通文章文化单位不应用来安置干部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看电视纪录片《京剧》有感
推荐文章现在演员会多少出戏才算角儿
推荐文章不能指望老板们出钱救戏曲
推荐文章京剧李玉声:京剧不是奴才
推荐文章[图文]惟恐天下不乱-拉:这特么是京剧?!
推荐文章[图文]李不伸:项羽的人物特点是“忠义”
推荐文章[组图]北京京剧院演奏员骂街始末(下)
推荐文章[组图]北京京剧院演奏员骂街始末(中)
推荐文章[组图]北京京剧院演奏员骂街始末(上)
推荐文章[图文]写在《贵妃醉酒》时
 

相关文章

 
N条微薄说戏曲(87梅派艺术专场)
N条微薄说戏曲(鬼戏)
从京剧小生到戏曲摄影
贾真摄影作品获奖
《梨园写真》--贾真戏曲摄影集将于8月出版
[推荐]又闻姜派广陵散-采访贾真 分享到:
|
又闻姜派广陵散-采访贾真
内容提要:《小显》,是姜妙香先生与袁文彬先生共同加工研究的,姜妙香先生一生只演出过两次,后来袁文彬先生也演出了两次后,这出戏就再也没有与观众见面。但这出戏,袁先生传授给了天津小生演员贾真先生,贾真跟袁先生学了好几年时间。几乎是跟袁先生一字一句的抠。有时一句唱要学一个月左右,这出戏几乎是每一个字就跟都拿牙刷刷过一般,贾真在领悟人物方面非常独到。因为这出鬼戏不允许演出,他只是学了留着备用,幸好在1989年天津举办了纪念姜妙香先生百年诞辰的演出,使得这出戏得以与观众见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戏迷知音    摄影作者:    浏览量:4152    更新时间:2004-10-22

记得在八十年代末期,在天津举办了一次姜派艺术专场的演出,二十多岁的我也正是痴迷戏曲的狂热期,那时候工作不久,票价也便宜,本不喜欢小生流派,在祖母的“听姜派小生非常过瘾”的话唆使下,便进了剧场第一次观看小生戏的演出。当时的几场演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何时希老先生的《玉门关》当时是七十高龄了,唱的非常动听,还有陈茂兰与齐啸云的《飞虎山》那娴熟的耍叉动作,令我难忘至今。而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则是贾真的《小显》,也正是这出戏,真正让我领略了小生的魅力,让我喜欢上了小生,特别是姜派小生的表演艺术。贾真的名字让我一直记忆至今。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结识了贾真先生,又是因为做起玲珑戏曲艺术网,所以我们便约定了采访贾真先生。四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如约来到了贾真先生家,依是简单的寒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小显》的上面。

京剧中历来就有《大、小显》的剧目之说,所谓大显,就是《七郎托兆》,写老令公被困两狼山,派七郎去搬兵,结果七郎被潘洪射死,并于夜间托兆给令公,后杨继业又派六郎搬兵,没有音讯而碰死李陵碑,所以托兆也叫《托兆碰碑》,因为它是以花脸为主的戏,梨园行又习惯称花脸为大花脸,所以就叫《大显》了。

而《小显》是相对《大显》而言,因其描写罗成被乱箭射死淤泥河后,李世民前来吊孝,并守灵一晚,罗成遂托兆于李世民,因为罗成是小生应工,所以叫小显,大小显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七郎与罗成都是乱箭射死的,或许前辈起这个名字也是这个缘故吧。

不论是大显还是小显,都因为牵扯迷信东西,所以解放后,很少见于舞台,大约在85年左右,在天津和北京举办了一场挖掘传统剧目演出的活动,齐啸云按照金派的路子把《大显》搬上了舞台,一时间引起轰动,随后在89年天津又举办了纪念姜妙香先生演出专场,贾真又把《小显》搬上了舞台,也是非同凡响,至此阔别舞台近半个世纪的两出戏都与观众见面了,从留下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出戏都是非常见功夫的。

单说这出《小显》,是姜妙香先生与袁文彬先生共同加工研究的,姜妙香先生一生只演出过两次,后来袁文彬先生也演出了两次后,这出戏就再也没有与观众见面。但这出戏,袁先生传授给了天津小生演员贾真先生,贾真跟袁先生学了好几年时间。几乎是跟袁先生一字一句的抠。有时一句唱要学一个月左右,这出戏几乎是每一个字就跟都拿牙刷刷过一般,贾真在领悟人物方面非常独到。因为这出鬼戏不允许演出,他只是学了留着备用,幸好在1989年天津举办了纪念姜妙香先生百年诞辰的演出,使得这出戏得以与观众见面。

袁文彬先生跟姜先生是好友又是师徒,也是姜派主要传人之一,天津著名的票友,他深的得姜派神韵,在决定演《小显》之后,袁文彬先生又根据姜先生的原貌、特色做了细致的加工处理,重新给贾真“磨”这出戏,又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把场排练。仔细地推敲人物,使得这出戏更加完美了。不客气地说,姜妙香先生的这出戏是跟袁文彬先生一起反复推敲的,而袁文彬先生的这出戏又是更加精雕细作了一翻,贾真在演出中,充分理解人物,很好地继承了原剧的风貌,创下了半个小时的演出,十一个“叫好”纪录,在没有故意炒做的情况下,如此的纪录,在近年来的舞台上是少有的。其引起轰动绝非是偶然的,更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当时天津演出引起轰动之后,远在江苏的杨小卿先生听说之后,遂于90年邀请贾真等赴江苏演出该戏,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更为难得的是贾真先生一直反对带麦克,因此,两次演出完全是用真声。沈小梅在看过演出之后,高兴地说:“我昨天看了你的小显,唱的真好!发音吐字、四声气口都很讲究”,杨小卿先生临终时候说过,这些学生里面,贾真是最出色的,留下的许多遗稿、资料,都嘱托其爱人转交贾真,足见先生们对他的器重。

诚如有些朋友说,贾真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小生,看过他的戏的人都知道,他善于从人物出发,理解人物于细腻处见功夫,在他的演出剧目中,文武昆乱都涉及到了,甚至包括了《智斩鲁斋郎》中的鲁斋郎这样的反面人物。

八八年的年底,他应邀为李少春、叶盛兰两位先生合作的《八大锤》配像,由于他不同于单纯的唱工戏只对口型,他要有身段表演等,这些尺度都要对上,难度是很大的,贾真很好地把握了尺度,塑造了一个文武小生的形象。其实他的这出戏,早就娴熟了,当年李万春先生看过他的《八大锤》之后就大加赞誉。

在84年举办的梅派艺术展览演出中,一出《穆桂英挂帅》集聚了京津两地的众多艺术家,李宗义、杜近芳、梅葆玖等等,演出非常精彩,贾真在剧中扮演的杨文广角色,也得到艺术家们和天津戏迷的肯定。

其实这些成绩都是来自于演员平时的艺术积累。贾真不仅在四功五法等基本功上下功夫,还积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同时注意吸收其他剧种,其他行当的表演精华来丰富自己表演。因而才能根据不同的剧情、人物,甚至扮相,而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段来处理人物。一切从人物出发,合理地设计角色的表演,所以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丝毫没有雷同的感觉。他为《珠帘寨》编写了娃娃调的唱词并设计了唱腔,为《佘赛花》《断桥》等戏设计了舞蹈动作等,使他扮演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给了观众。形成了一种扮相英俊潇洒、表演规范,塑造人物透彻,表演细腻的风格。

新艳秋先生当年在天津演出《春闺梦》,贾真作为王辉的扮演者,根据剧情和人物设计了许多独到的表演程式,一次去跟新老对戏,见到八十高龄的新老正在那里为分别一场戏的动作发愁,贾真马上建议说:“您的水袖好,可以用水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然后您一坐不就可以了?”新老高兴地拍着贾真的肩膀说:“哎呀,你真好,你真好!”在贾真的舞台生活中,曾经多次陪同到天津演出的外地艺术家们演出。

自八九年以来,在贾真等人的倡导下,天津市民主促进会先后组织了几次学术讲座,深入大专院校和中学校园,贾真有担负起了教学工作,为传播和普及京剧艺术积极地工作者,他结合表演示范的讲解,深入浅出的讲授京剧知识,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培养青年观众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可惜这么一个十分难得的小生演员却过早地谢绝舞台了,而从事于摄影工作,他现在为摄影家协会会员。谈到为什么要从事摄影工作时,贾真很坦诚地说:“自我们这一代人以上的演员,别说录象了,就是照片留下的都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才拿起相机,为他们留下精彩的瞬间。”贾真先生经常奔波于剧场,捕捉了许多珍贵的舞台照片。因为是演员出身,所以他捕捉的镜头都是非常精彩的,用镜头留下了珍贵的瞬间。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    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站长电话: 13072009574 QQ:908211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